这个月主要教授了第四单元的内容,以过去和现在对比为内容。在教授前大家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认为这单元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在有前三个过去式单元作为铺垫的基础上,因此在对教材、课时、学生进行预设时,我预设地比较简单。然而在进行第一课时教授时,我发现学生对于...years ago,I...But now,I...这个句型时问题很大。首先对于...years old 和...years ago混淆得很厉害,因此在课上就花了很多时间来纠正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随后在过去和现在句型对比时,学生在过去式选择上也比较困难。如果说只用现在时表达,难度会降低很多,但是加上过去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错误率极高,也许是因为在口头表达时,思维的反应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在课堂上随即放慢了步伐,将第一课时的战线拉长。
因为有第一课时的教训,我在第二课时前重新对孩子们和教材、课时进行了预设,知道过去式和现在式混用是孩子们的软肋,于是在课伊始,我先让学生从现在时表达过渡到过去式表达,最后过渡到现在时和过去式的综合运用。有了这个层层深入的过渡,学生明显对于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的更深入了。整个班级有明显的进步,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可以正确无误的表达了。我想这就是教学的成效吧,每一堂课不能一成不变的按照教案硬生生地推进,而是要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有效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