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秋天》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金花

秋天评课稿

2018年1025日,我们一年级组的教研活动由贺维娜老师承担,贺老师执教的《秋天》这节课,是一年级学生刚结束拼音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要讲解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孩子们来说,接受的难度较大。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老师准确把握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年段特点,采取多种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师本人整堂课的语言素养之高令我叹服,整个教学环节的流畅展示令我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加上老师动听的旁白,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识字方法灵活多样

《秋天》是学生刚刚接触的第一篇语文课文,所以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设计中进行了精心处理。四会字的教学引领着孩子用“我会读、我会记、我会用、我会写”四步骤来有序推进。小老师的参与让课堂另加生动,由孩子教孩子,老师把控进程,方法灵活多样,难度层层加深,识字教学扎实高效。

注重思维训练,培养语言表达

如在讲完课文后,老师提出了用一句话来赞美秋天用来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征。

但是,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如开头课文导入环节可精简,在区别“一片”和“一片片”,让学生明确是量词即可,因为从图片上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已经够了。另外,课文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4个四会字上,这样课堂中就能有时间给孩子描红,书写。以上几点只是自己听后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8年10月29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