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了牟小青老师的《天火之谜》,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教学板块清晰,环环相扣。从课前的富兰克林名言积累,到简介富兰克林这个人物,老师重在引导孩子初步感知富兰克林这个伟大科学家的人物形象。认识天火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认识天火就是雷暴,了解到雷暴的杀伤力大,次数多。解开谜团环节,老师从字词到段落再到图表,层层深入,解开了天火谜团。
2、字词教学扎实,方法多样。“暴”通过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摹,充分掌握字形以及书写要点。通过句中字义的辨析,确定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如“系着一把铜钥匙”“怒发冲冠”。“颠簸”则通过日常生活中汽车、轮船的颠簸,学生深入理解词义。
3、资源充分利用,推进课堂。(1)文本资源的充分利用。如课后习题“按分好的段落,选用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将课后习题引入教学环节中,帮助孩子理清文脉。(2)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在理清文脉后,老师让学生通过完成表格的方式,了解富兰克林是如何揭开雷暴的秘密的?他做了哪些事?得出哪些结论?老师在巡视过程中,选取了两位学生的表格,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们发现填写表格时的问题所在,进而完善表格,揭开雷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