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这一课,节奏明快,读起来有韵律感,同时也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比较多,但是这些生字都属于会意字。因此,在导入时,我先出示“日”“月”的图画,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这两物,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而后,我出示“明”这个字,学生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他们已经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我再顺势出示图片“男”的造字含义,让孩子猜测,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有了前面对“明”和“男”字的感知作铺垫,孩子们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理解起来应该也不至于那么抽象。这样,后面的教学内容进行的很顺利。
在教学生字时,我还会直接出示生字,再说说意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上感知字义,再用游戏环节巩固生字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识字的自主能动性也能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孩子对本课的二会字和四会字掌握比较熟练之后我又进行了相关的会意字拓展,引出“泪”“休”“歪”“闯”“闪”等等,都是以图片形式导入让孩子猜测薪新字和这个字的含义,由于前面会意字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所以这些图片一出示,孩子们能很快很准确的猜出。更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动性和探索的欲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更让我体会找到适合一年级孩子年龄段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才是孩子学习和求知欲保护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