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有幸听了曹老师带来的《寒号鸟》一课,受益匪浅,曹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抑扬顿挫的感情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长课文教学和课文的朗读,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而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曹老师的课程引导,采取相关的教学策略,在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同时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曹老师激趣图片导入,之后随文学习生字,解决了生字问题之后,促进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课文的第一段就是“讲述”部分,读的时候,特别要指导小孩读好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承接“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第一分句中最后的“石崖”,就是第二分句中的起始,一个分句连着一个分句,请小孩读得顺畅。再比如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这里的上承下接就要读得更顺畅,几乎不带停顿的,让人听起来觉得“顺顺的”。并且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还启发孩子这个是语言的秘密,就是口口相传的说话方法。
这一课文的“分角色朗读”时候,很明显,此文的一号角色为“寒号鸟”;二号角色为“喜鹊”。 三号角色叫也就是旁白。曹老师别指名读,男女生读等各种方法的读书。曹老师层层推进,引导孩子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感情韵味。曹老师让孩子分角色朗读并关联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鉴赏能力。
在教学后面的课文时候依旧是随文识字。对于课文的朗读,曹老师用醒目的字体提醒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目的性更强。通过问题读课文,分析课文,才能很好的读懂课文。
对于长课文的教学,听完课之后感受到了曹老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是:心中有数,明白自己要教什么,要怎么教;手中有法,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化的操作和策略;目中有人,通过这节课堂孩子们能够得到很多,正如那位老师说的:最精彩的最美的瞬间是孩子们在做什么,而不是孩子说了什么。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才能真正的有所得,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曹老师在生字书写的教学中还关注了孩子的造字规律,如“面”字的教学。在写字的指导过程中更感受到了平时书写教学的扎实。整节课既落实了字的教学,在这过程中孩子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育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