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评课
2018年11月29日,在奥园校区聆听了四年级的两节班队活动,陈云老师的“宪法活动我来评”和王晔老师的“读书节里试身手--总结评价”。其中,陈云老师的“宪法活动我来评”一课引发了听课老师们的广泛讨论。在聆听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评课后,我也有以下的一些思考。
一、准备充分。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上课不能无准备,而且准备要充分、要精心。陈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成果展示课。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有宪法知识竞答、手抄报展示、故事表演、心得分享、宣传招募、三句半表演这么丰富多样的 形式。只有之前的“学宪法,讲宪法”的系列活动认真完成,才能在成果展示课上有这么精彩的展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准备每一节课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二、教师明确自己的站位。一方面,将课堂交给学生,另一方面能适时介入。陈老师在简短的导入之后就将活动交于小主持人来主持,在小主持人的主持下,组织部、体育部、学习部、纪律部和宣传部五个部门的部长带领着干事有序地进行成果展示。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陈老师也能很好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手抄报展板的点评环节,学生不会根据评比要求评比,陈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根据评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蜻蜓点水式的点拨使得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选材合适,育人价值重大。初见活动主题之时,不免心生疑惑:四年纪的学生能明白宪法吗?但是,在各位老师的热烈讨论中,逐渐明白宪法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的来说,陈老师的选题能立于学生的成长的需求,陈老师的素材选择能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学生能以班级里出现东西丢失的情况为例,分析了学生的偷窃行为虽然不够量刑,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必须受到相应的惩戒。最后,总结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底线。
四、评价课的目标与重点。在祝校长的讲解下,我明白了这样的评价课的目标与重点。首先是评什么。评的内容可以是部门的成长,或是各部门活动的内容。其次是谁来评。可以采取自评、同伴评、老师评和家长评这四种方式。最后是怎样评。第一步夸夸他,第二步提建议,第三部指出问题。
这是第二次参加班队活动的听课,比起第一次参加班队活动时的不知所措,这一次我已经大致知道该怎么听,怎么评。虽然没有有经验的老师们会听、会评,但是能够向他们学习如何听课、评课。总之,在这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