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班队评课
发布时间:2018-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晶娟

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求知的欢乐和实现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的内动力。陈老师是一位非常会利用资源的老师。在这节班队课上,陈老师把枯燥的宪法学习活动设计成一堂精彩的班级各部门活动学习展示汇报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活动中适时指导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在组织管理中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陈老师的班队活动结合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的契机,进行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陈老师具有很强的育人意识。

陈老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他根据班级现状与年级组活动安排,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陈老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班队活动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派出所把普法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陈老师使得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此外,我还有两点小小的建议:1、在课堂推进过程中,知识竞赛的环节中,班级孩子的整体参与度不高,是否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知识竞赛的环节中来。2、在学习部法律小故事第一个话剧展示后,孩子提问:话剧中的人物触犯了哪些法律?当时,只有个别学生能够举手进行互动。陈老师是否可以及时介入把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一点“话剧中的哪些行为不合适?”,再从这些不合适的行为中让学生来补充介绍其中是违反了哪些法律,进行一个有效的生生互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