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一月评课
发布时间:2018-12-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于露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内容较散且较长,但 蒋薇老师却很好地抓住了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那就是一个“苦”字,由住宿之“苦”到奔波之“苦”,再到尝药之“苦”。不仅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以苦为乐的崇高精神,又使内容较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同时在教学中,蒋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一部分的过渡,因而整节课下来,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在本课教学中,蒋老师还突出了这样一个新课程理念,那就是以教材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引领学生进行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解读文本。特别是让学生体会李时珍所吃的“苦”时,为了进一步突显李时珍所吃的“苦”,在本课教学中,蒋老师先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品味所填的词,如“断垣残壁”、“破败”等,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李时珍住宿之“苦”。但我觉得有些词抓得还不到位,如写李时珍尝“鸡肠草”、“鹅肠草”时,对“嚼嚼”这个词还应该让学生反复品味:李时珍嚼的可不是普通的草,而是草药,可能有毒,让学生再读课文,从而透过这个词来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亲身实践的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另外,我觉得这篇课文内容虽朴素,描写也平淡,但文中人物的话语读后感觉意味深长,令人深省,在教学中应多加朗读指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