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备课过程中我是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探索,这也是也对文本进行重新梳理。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出示文中重点句子: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抓住这句话中的“原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然后抓住关键句中的“新写”,问:你从新写二字中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新写呢?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感悟厄运。 最后抓住关键句中的“更加翔实、精彩”,问:你又从更加翔实、精彩中想到了什么?生:为了更加翔实、精彩,谈迁是怎么做的呢?感悟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文本读得较少感悟不深,所以学生交流不够充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处理好“读”的问题,因为这是感悟文本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