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2月评课稿《狐狸分奶酪》
发布时间:2018-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文颖

 今天我聆听了赵丽倩老师的《狐狸分奶酪》的第一课时,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作评价。

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图片导入,激起学生兴趣,一块诱人的奶酪将学生的思绪拉入课堂,引出课题,并请许多同学来读课题,读好“狐狸”的轻声。

二、 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清清爽爽

记得于永正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做到环节简约,方法简单,语言简洁,要学会给语文课瘦身。回顾赵老师的教学,由“趣味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分角色朗读—课后小结”,整个教学流程不枝不蔓,清清爽爽。听者听得明白,理得清楚,体现“简约”。赵老师的语言也比较干净简洁。

三、 识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很有方法。在学习“捡”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公”的学习中,学生拓展了一些关于这个字的成语故事,赵老师也能抓住学生资源,总结成语故事的寓意。“吵”的教学中,用了生字开花来引入它的形近字。

四、 紧扣教材文本,强化朗读训练

语文教学中,理应“读”占鳌头,“读”是手段,也是目的。赵老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有整体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抓住“嚷”来训练学生朗读,读出“嚷”的语气、语调,在读中增长了知识,在读中提高了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

赵老师的这堂课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真是受益匪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