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案例评议
今天,我聆听了二年级两位年轻教师赵丽倩和王燕执教的《狐狸分奶酪》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赵丽倩老师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回应,整堂课学生的常规状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对文本的朗读教学上,赵老师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了文本内容,向学生展示了“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带着学生把文本进行了一个梳理。王燕老师对于第二课时的教授,更显示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前期教师通过不断的指导,让学生生动地读、创造性地表演来展现文本。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表演文本内容的知识,以表演的形式促进了对文本的朗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段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表演,但是表演要在基于语文学习的特点上来提升,不能跳出语文范围来进行表演。本体性的工作要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进行,要让孩子有收获感、生长感和满足感,所以低段语文中,识读、认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言语的运用都是很重要的,而最核心的素养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