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邵金花老师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很佩服年轻的老师能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得这么快:1、教师的导入从文本中来,以猜谜的形式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猜出谜底“雪”之后,引导孩子用高兴、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使孩子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本。2、在行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亲切优美,将孩子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孩子们课堂氛围活跃,识字能力很强,能够从“我会读、我会记、我会写、我会用”等方面进行学习,读书、写字常规较好。3、教师的识字教学十分扎实有效,采用了随文识字、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象形字学习“马、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加深印象;通过画面“竹”的交流,观察认识到左右两个部分的细微差别,又认识了不同类的词语:竹叶、竹竿、竹笋;竹笛、竹席、竹筷、竹篮,初步建立词语的类别概念。“几”的学习就强调了多音字以及不同的词义;“用”的教学更是将孩子们的词语以开花的形式板书,帮孩子们积累了词语,又让孩子们体验到识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识字教学目标明确,各有侧重,涵盖了汉字的音形义多个方面。4、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了所有学生,通过开火车、互读等不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字词、课文的朗读,适时进行正音、指导。在生字教学中,给予了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以小老师的形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大大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如果教师能够不重复孩子的回答,将“群”的教学以卡片形式展开,如由“一群(羊、牛、大雁、人……)”变换成“(羊、牛、大雁、人……)群”,这样课堂会更加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