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邵金花老师的这节课,受益良多。《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歌,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我听完邵老师这节课之后的感受,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导入。
邵老师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用一首简单明了的谜语导入。学生们很快就猜到了谜底,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功感,从而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了住了。这时候,邵老师用明快的语言说奖励学生----欣赏演示下雪的动画场面:雪花纷纷扬扬,大地一片银白,使学生进入情境。紧接着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告诉学生们另外一个好消息: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自然而言的引出了本课的课文。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迫不及待的想要认识这些小画家。此时邵老师相机提出疑问:这些小画家是谁呢?这个问题的提出,顺理成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的心中蕴藏了无数的小问题,头脑中积蓄了无数的小问号。因此,在学习中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小问号,无疑是落实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产生“我要学”这一心理的有效途径。
在自读课文前,邵老师提出了读课文的要求,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带着疑问和高涨的情绪来自读课文。通过自读课文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的解决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的强制措施,也没有任何的点拨引导,一切都是学生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学生们又有了强烈的成功感,从而使他们处于一种高度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扎实。
本节课邵老师采用集体识记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11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从音行义各个方面展开,并且对不同的字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比如:“马”’一字从出示图片到组词成语的教学;“几”字则侧重了多音字教学。
三、教学目标完成
本节课邵老师带着学生做到了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感情朗读,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还扎实的会认其中的11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马和牙。
在写字和读书的环节能明显感受到邵老师班级常规的扎实,读书写字口令的应用就很好的提现了出来。
总之这节课,邵老师识字教学、课文的朗读指导、教学语言的顺畅还有班级常规的管理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