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2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贺维娜

评赵丽倩的课
一、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本课的二会字、四会字的量都较大,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教学生字各有侧重,涵盖了音形义。“仔”这个生字,形声字这一知识点是由学生自己点出,可见赵老师的形声字识字教学是日常化的;“公”的教学侧重于字的演变,对孩子来说,这是与古人的一次交流。在说成语部分,孩子站起来便说:“我不仅会说成语叶公好龙,我还知道它的意思。”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想这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让人眼前一亮的识字教学是“拌”。老师与学生将课文对话演出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沉浸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中,将“拌嘴”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老师总结,使“拌嘴”深入孩子的内心。

二、学生学习兴致高昂
这堂课毋庸置疑是十分精彩的。课堂的小高潮——表演分奶酪,调动了课堂上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表演狐狸的孩子在吃“奶酪”的过程中渐渐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狐狸,一口大一口小,那狡猾的小模样里又带一点孩子的憨厚可爱,令人忍俊不禁。而台下的孩子们呢,也并没有觉得无事可做,他们自动把自己放在了熊弟弟和熊哥哥的位置,又叫又嚷,与台上的狐狸对峙着。可以说,在表演中,孩子们是自信大方的,也正是角色的代入感,让孩子们不自觉融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品人物的内心。课堂气氛热闹又有序。

三、教学目标逐层实现
赵老师的识字教学环节在此不再赘述。她的剩余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简单说说这个故事,初步理解内容。在初步读文的时候,赵老师出示读书要求:同桌两人轮读2-11小节;想一想,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这个读书要求的出示紧扣第二个教学目标。所以孩子们的读书评价是如此,老师的评价点也是如此:翘舌音、后鼻音等,在朗读中强化了字音,为正确流利地朗读铺平了道路。赵老师的这堂课朗读形式多样,由读准字音到角色代入,帮助学生将文中对白内化成孩子的内心独白,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起因经过结果的填空的设计也为孩子们理清了文章脉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