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罗秋琼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表现了李时珍为重修《本草》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制定,决定着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既而决定着学生对语文真正意义的喜爱。

同样的一段文字,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去读,想象着不同的画面去读,破败的古寺便真实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内容,更应该关注语言。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孩子们在品味语言,阅读文本时,独特的感悟需要我们去珍视。如在读“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一段话时,我紧抓一个“笑”字,进行多角度点拨。切入口对准文本主题,少绕圈子,我让孩子从语言、动作、环境体会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的苦,孩子们自然也就有话要讲,有言要发。  

语文课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其实,真正的语文不是教出来的,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微、细腻而真挚、真实的字词体味出来的。如果一节课结束,孩子们对李时珍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一种感激之情,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用心地品味语言了,嚼出文味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