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狐狸分奶酪》评课稿 11月
发布时间:2018-12-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瞿虹

《狐狸分奶酪》是是一篇新编入教材的课文,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狐狸的狡猾,熊哥俩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最终,奶酪全被狐狸吃光了。赵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抓住课题,激起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赵老师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环节设计清晰。通过图片导入,激起学生兴趣,一块诱人的奶酪将学生的思绪拉入课堂,引出课题。针对课题再次提问:课题告诉大家谁分奶酪吗?狐狸分的什么呀?同一个课题,让不同的孩子去读,读出不同的感受。由此引导学生感受中华语言的有趣、美妙。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识字教学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赵老师抓住课题,随着课题顺势指导了本课要写的生字“奶”,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写字教学顺序。进入文本前,让学生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通过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了知识。不同于日常使用的生字卡,针对低段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检查认读的同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动作、字谜识字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复习巩固了生字,最后带入课文。进入文本前,通过汉字古往今来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各种形式的巧妙运用,将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课堂上学生反应热烈。赵老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概况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

  三、朗读指导,扫除障碍

  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赵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处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本文不仅篇幅较长,而且长句略多。本文语言生动有趣,既要要求学生读得流畅,又要合理把握对话时要有的语气与情感,长句就成为了孩子们朗读上困难的“一座大山”。要扫清这个障碍,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学生们加强指导,加强练习,指导学生准确地断句,才更容易把握文章要求的展现情感。板书上,金老师通过精美的贴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但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简单明了地让学生理解了文中故事的起因,为过程、结果两部分的教学作了铺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