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分奶酪》评课稿
本周我有幸聆听了王燕和赵丽倩两位老师的《狐狸分奶酪》一课。《狐狸分奶酪》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一篇新编入教材的课文,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狐狸的狡猾,熊哥俩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最终,奶酪全被狐狸吃光了。接下来我就针对赵丽倩老师的课堂做以下点评:
1.抓住课题,激起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赵老师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环节设计清晰。通过图导入,激起学生兴趣,两位可爱的小熊兄弟遇见一块诱人的奶酪将学生的思绪拉入课堂,引出课题。针对课题再次问:课题告诉大家谁来帮它们分奶酪吗?狐狸怎么分的呀?同一个课题,让不同的孩子去读,读出不司的感受。由此引导学生感受中华语言的有趣、美妙。
2.识字教学,扎实有效。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赵老师抓住课题,随着课题顺势指导了本课要写的生字“奶”,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写字教学顺序。识字教学通过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了知识。检查认读的同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动作、字谜识字法,特别是在教学吵时,赵老师通过换偏旁编儿歌的方式来教学:沙滩边有水、有手能抄写,有火能炒菜、有女真美妙、有禾争分秒。总之,各种形式的巧妙运用,将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课堂上学生反应热烈。
3.书写美,字的书写落实较好。在课堂结束后,赵老师带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观察字形,有方法的教学书写。
总之,这堂课让我觉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