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的故事讲的是小蜗牛因爬得很慢很慢,在来来去去小树林和家中的途中,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从小蜗牛告诉妈妈的短短几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春夏秋冬时刻变化着的小树林。本课是教材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课本上唯一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文章,而且课文较长,学生读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的。
本节课我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追问对小蜗牛的了解,学生说出蜗牛爬得慢的特点,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做铺垫。关于学习生字环节,我安排的时间较少,是因为本节课里的十二个生字,其中有九个都在“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两句话里,生字应该放到语境里去学习,也是为了避免集中识字造成孩子疲劳和厌烦。所以我把时间都花在了读课文上,文中从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了四季和小树的变化,以此为线索让学生在中找,读中悟,既把四季中小树的变化找出来,又读了课文。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