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2月语文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邹佳雾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探研“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行线路”三个问题,在探研问题上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抓住关键句子,结合重点字词,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同时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落实“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理念,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中能结合“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论,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维,实现了学生知识与发展双重教育的价值。下面就针对本堂课的教学,说说执教感受。

一、贯彻落实“先学后教”的模式。“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先学”后汇报的教学环节,课前,我让学生充分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导学案。但在本节课实际操作时,我又把他变成了我们的以往常规教学,由于学生有事先的预习,整堂课学生学得轻松,从教学效果上看,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目标。

二、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节课主要训练内容,在詹天佑接受任务时,如在读: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读出当时背景,读出当时詹天佑为国人争一口气的感情,只有读出感情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在让学生研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我让学生读重点句子、词语,反复朗读,如读这一句: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学生就能轻易找出詹天佑当时工作认真负责、身先士卒及爱国之心,使学生领会詹天佑的精神。

三、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人物品质。本节课是教学《詹天佑》的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詹天佑如何修筑京张铁路,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三件事,我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关键的字词,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突破重难点。在“勘测线路”时,我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采用多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画示意图和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教学难点,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五、领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我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这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概括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点时间,结合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这样读写结合,既让学生领悟了人物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