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2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露

  在上周的篮球教学中,进行了第一次篮球教学。在初步构思时,我就设想用“球”作为教学的唯一器材,贯穿课堂的始终。于是我就设计了以球操为准备活动,以耍球为激趣活动,以原地运球为主要内容以及搬运球为游戏辅助练习,直到最后的放松活动也不离开球的素。 在球操的练习过程中,我就将“用手指和指根触球,掌心空出”的运球动作要领之一蕴涵在其中。将“耍球”这一环节放在教学中,是想通过这一环节的运用,既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尽快将注意转移到课堂中来。 

  在主要内容原地运球环节的设计中,我结合之前的教学,将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进行了分解,将“手指与指根触球,掌心出”“运球的高度不超过腰”作为复习的内容,将“粘球”与“以肘关节为轴带动整个手臂运球”作为新授内容来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即“运球报数”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运球时可以做到眼不看球。最后,用“拍球比多”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增加学生的运动量。 

  游戏的环节是一节课的高潮,也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试用了很多的方法,但每次效果都没能恰到好处,不是因为安全性差,就是达不到高潮的效果。最后,我放弃了比赛的方法,而采用让学生自由地搬运多个球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效果。 

  在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后,我发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整节课上下来,感觉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学方法上不够多变。比如说在教学“粘球”这一动作时,我采用了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及学生表演示范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对学生并没有特别的显著效果。再者就是我将原地运球动作要领进行了分解的教学,但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了这一个要领就忘记了另一个,整体的效果很差。第三,我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比较的心理,虽然我设计了拍球比多的环节,但是在教学中只是一笔带过,而没有利用这一方法来达到学生一定练习量的同时,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四,尽管从表面看我的课堂条理清晰,但我觉得各个环节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比如球操,放在这一节课中,似乎只起到了一个观赏的作用,而对整节课的教学并没有大的作用,它的存在似乎也没有什么教学的意义。第五,就是我个人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我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目标,而没有明显要完成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什么的心理,所以使得我的课看起来像是条条框框的,与我们体育课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 

  最后,通过此次的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在临场应变能力,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以尽快使自己学会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