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评课稿12月
发布时间:2018-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瞿虹

《雾凇》评课

   1、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文章的姿态美。通过一段雾凇视频和一组雾凇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雾凇奇景,激发学生对雾凇姿态无限的想象。在七嘴八舌的交流中感受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这两个美词背后的画面和情感。再把这种情感融会到赞叹的朗读指导中。通过引读,出示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什么是饱和的水汽?让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能够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说明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来的句子。这样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细细品味,正是对过于饱和水汽的有力说明。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
  3、以难怪作者说吉林雾凇是文明全国的奇观贯穿全篇,教学每段结束,都总结这一句话,让学生把雾凇的奇身上的印在脑海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