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月份教学反思《烟台的海》
发布时间:2019-01-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佩

《烟台的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先总起,继分述,再总结,显得十分紧凑,给人以完整严谨之感,在第二部分(2-5自然段)具体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景再写人是这四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因此,在民主导学这一环节,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虽说这种教学常用于中年级的教学,但针对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还是果断地采取了这一方法展开教学。我想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就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步骤与关键。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将训练落实到位。我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这种同样段落类型的能力上有所进步。

首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和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白文章的构段方式即“总-分-总”,了解到四个自然段的共同之处。其次,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描写海与人的句子,抓住了海的特点和人的活动。通过圈画重点字词、诵读关键语句,批注感受,理解内容及作者用意然后,学生一起讨论、归纳、总结了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我仔细地巡视了他们的学习过程,我发现学生都能够根据刚才归纳的方法认真地展开:分层、划句子、找词语、谈感受,一个个讨论得热火朝天,有很浓的学习氛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