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反思
《江雪》全诗的意境,在“孤”和“独”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教学中我按照: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展开教学。第一步,读通,读顺,读出诗的停顿,为下一步理解古诗做好铺垫;第二步,以诗题为钥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搜索“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第三步,以想象促进古诗意境的感悟,体会作者在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以一篇带多篇,课外延伸,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想象。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对于这首诗的感悟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古诗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