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巧妙地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篇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
以“楼”导入,激趣学诗
课堂教学时,我设计从欣赏黄鹤楼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对黄鹤楼产生直观的感受,感受黄鹤楼的雄伟壮观,然后告诉学生楼阁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他见证了许多厚重的历史变迁,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也是文人心中不解的情愫。从而引入课文,如果这里可以直接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出示出来,让学生正确朗读,可能课堂结构会更紧凑、连贯。
借文赏诗,品出诗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文中通过细致刻画当时离别时的场景充分表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我在设计时让学生依然从文章出发,去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依依惜别。通过品味“藏”、“一会儿······一会儿······”等关键词,体会两个人在即将分离的时候内心的不舍和难过。
再引导学生关注李白在友人登船之后的表现,通过读“友人登上了船,李白——”、“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只看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李白——”。通过这样的读、说、悟,让学生感受到李白对友人离去是多么的不舍得啊!然后再把这种情感带入到古诗之中,反复地读,自然学生就能从诗句中读出离愁别绪之感。本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