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住字词,理解人物内心。课文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于姐姐缠足所受的痛苦,学生光是想很难体会到位,教师就给学生出示一张缠足后的脚是什么样的图片,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他们都惊呆了,不敢想象一双完好的脚变得这么畸形是多么的疼痛。教师又抓住“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等词语让学生来感受缠足给姐姐带来的伤害。通过孙中山和妈妈的对话,抓住“叹了口气”“可”“含着眼泪”等词语来体会妈妈的内心,更深一层地了解妈妈对封建陋习的盲从和无奈。
2.抓住人物特征。姐姐、妈妈和孙中山都是文章的关键人物。姐姐和孙中山的感情非常好,正因为姐姐受到缠足的残害才使得孙中山要去破这个陋习。所以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先去了解姐姐在缠足前是什么样的。学生能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相关的句子来回答,并概括了解姐姐以前是个活泼能干的女孩,并用上“因为……所以……”说出孙中山喜欢姐姐的原因。而缠足后的姐姐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去体会姐姐转变的原因。课文还介绍了给姐姐缠足的妈妈,对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也很具体。学生就像童年的孙中山一样很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含着眼泪还要给姐姐缠足?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了解了当时那个年代妇女所处的地位,引导他们去认识妈妈,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了解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