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聆听了吴老师的语文课《乌鸦喝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扣,既达到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做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课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看的真切有趣、学得轻松愉快。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我认为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很好地突出了低年级教学重点,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训练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识字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吴老师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然后通过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齐读的方式,力求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生字。在教学中,注重举一反三,如“喝”和“渴”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魅力。其次在教学中吴老师注意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及时点拨、纠正。整堂课中,老师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读中加深理解。
二、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朗读感悟就是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明确意思。同时注意词语的积累,语感的训练,让学生感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是基础,因此这节课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的朗读,有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如第一自然段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表现乌鸦非常口渴的词语“到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了乌鸦喝水过程中“着急、高兴”的心情,以及理解了重点词语“渐渐”的意思。这节课从感知到精读再到感悟,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了解乌鸦的聪明,还让学生明的遇到困难要积极思考的道理。
总之,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是沐浴新课程光辉的比较成功的一节语文课。不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吴老师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让学生体会乌鸦着急和高兴的心情时,老师直接指名学生读,我觉得在这之前可以让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给每位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边读边悟,揣摩如何去读语气。其次是指导读“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这句话中的“一个一个”要读慢一点,读轻一点,要读出感情。第三,可以让学生上台把乌鸦喝水的过程再演示一遍,另一名学生配合解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第四,课后拓展时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获得个人的体验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