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评课
吴宏露
《乌鸦喝水》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极富有童趣及人生哲理的童话故事。唐老师所教学的第一课时的目标是:一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石、出、又”等生字;二是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是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唐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富有新意,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整个课堂妙趣横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交流很到位,很好地完成了这些目标。下面,我谈将谈自己对本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唐老师在导入部分非常贴切,由图到字,出示乌鸦的图片,引出“乌鸦”二字,并及时抓住学生学生兴趣,利用图片让学生展开说话,“乌鸦的‘乌’为什么中间没有点?”学生集体展开想象,并纷纷举手回答,当老师说乌鸦的眼睛被羽毛遮住了,所以看不到眼睛了时,学生就有疑问了,那“乌”是什么意思啊?老师立即出示一张乌云图,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乌”是黑的意识。老师又马上让学生用“乌黑”组词,课件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孩子的言语训练。唐老师在导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及说话的兴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了深深的基础。
二、抓“到处”,引导说话,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唐老师抓住第一段展开,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是仔细观察,这四句话是紧紧联系着乌鸦的内心变化的。唐老师在这四句话中又有取舍,着重抓住“到处”二字层层展开分析。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由字到词,再由词入句,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乌鸦喝水的故事之所以能发生,究其原因是它口渴了,所以才会到处找水喝。老师就紧抓“到处”,让学生体会当时乌鸦的心情,这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能讲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老师又让学生好好地训练了言语。
三、精读课文,训练语言。在教学中,唐老师依据文本发掘语言训练的资源。例如,“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一句话中发掘了两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一是“口渴”,乌鸦为什么会口渴呢?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二是“到处”,乌鸦会到什么地方找水呢?学生同样展开说话。唐老师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发掘这些问题训练他们说话,训练他们的思维。
总的来说,唐老师在教学中重视文本的价值,把故事放大,不仅仅看到故事的本身,更看到故事的价值所在。唐老师的教学处处体现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