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平日他们在黄鹤楼上会干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当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此刻的李白有什么话要对远去的孟浩然说时,我在一旁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所以学生很难进入情境,交流的时候,自然说得也不充分。如果这时我配上深情的一段文字旁白引导、煽情,帮助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我相信会有助于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生成精彩的答案。
另外因为课前预设得不够充分,课堂上我更多地在关注自己的教案,而忽略了学生的发言,学生许多的精彩资源不能巧妙运用,所以课堂中生成得不够精彩,关于预设与生成也值得我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