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回声》教学反思
朱靖雯
《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的表现了人声与回声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愉快的心情。歌曲采用C大调,6/8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有两个平行的乐句构成,其间穿插对唱“哈罗哈罗”,前者表现“人声”,后者表现“回声”。第二部分以较紧凑的节奏、流畅的旋律表现出孩子们对好朋友“回声”的热情期盼。
我在执教《亲爱的回声》这节课中,主要围绕“回声”来展开教学。课堂开始我让学生看了山谷回声的短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回声,从而引出主题——回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原声和回声中了解到强与弱,接着我与学生配合做回声游戏,由我唱原声,学生唱回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强弱对比。
在新歌教唱部分,通过听赏、模唱歌谱,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学会歌曲。在过程中我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模唱歌谱时应该要先说明模唱要求,而不能在出现了问题后在纠正;2、欣赏过歌曲后就要解释拍号的意义;3、“你可愿过来游玩”学生唱对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再说“玩”唱几拍;4、处理难点部分以及歌曲的处理可以再紧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