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特别是一些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的学生,练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也成了我教学的难点,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采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方法外,特别注意对各班这些学生的教学,下面是我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年龄个性和认知特征,经过我校体育组教研活动时大家对广播操教学多年的经验的交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学生广播操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多做分解动作,多示范,使学生树立完成动作的自信。在示范广播操动作时教师力争要准确无误,动作要到位。例如,教学新操的第三节踢腿运动这一节时,学生在练习到第一个八拍时,由于这个八拍开头的二个拍子下肢做一个动作,但手臂要像敲鼓形式左右各敲一下,三四拍各做一个动作,到第五拍是一拍一个动作,然后再过渡到下一动作,有些学生练习起来就不协调,直接完成动作的难度很大,影响了教学质量。这时,我就根据该节的动作结构特点分解成两个练习点:先请学生慢节拍做下肢动作,之后练习手臂动作,再将上面动作一起来做。在讲解连接节奏和拍子节奏后,再请做得较好学生示范,指出容易错的地方;当学生又做到这个动作时,教师要着重放慢节奏数拍子,让后进生慢慢体会,在他们对这两个练习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后,再去完成后面动作,既使做得较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又使那些做得一般但对动作结构理解模糊的后进生练好。
第二、调动后进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多以激励评价为主。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时,那些后进生就不一样了,或因做得不好而受同学排斥,或学不会而到教师的责怪讽刺;他们就会显得消极,产生对抗情绪,缺乏自信心,没有兴趣练习下去。这时,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转化后进生是很重要的,但不同的后进生应有不同的教法,必须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要千篇一律,同时多一点耐心和爱心。
第三、抓住每一节操中的细小动作加以指导,对于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我在教学时制定了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如:斜上举、斜下举、斜后举、侧踢腿、体侧屈等的角度、高度;连续动作每一节拍的准确位置;向不同方向出腿的方位、出腿距离等,逐一对学生进行摆位置、纠错误,学生后面手臂的位置掌握不好,我们就逐个给学生摆位置、找角度、找高度,掌握动作要求和要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要求。
第四、培养小助手,带动全班。在平时的练习中有针对性地从各班挑选5-6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使其做操水平迅速提高,达到领操员的水平。在分组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小教练员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全班做操水平。
第五、利用表演竞赛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在于教师的激发和诱导。当学生们学会了一节戓几节动作要领时,我用示范法,表演竞赛法组织练习。可以几个小组同时做,也可一个一个小组做,大家当小观众。或每小组选代表到前面表演,大家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我采用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对于做得不到位,就提出新的目标。这样极大激发学生学会新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