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2月评课
发布时间:2019-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宏露

2月评课

                            (吴宏露)

 

 二月的最后一天,有幸聆听了贺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研讨课----《我多想去看看》。此篇课文第一节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第二节以一个城市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上美丽的雪莲花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对于贺老师的课,我主要是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去学习。从贺老师的这节课中,我有以下三点的学习与思考。

     第一,教学设计板块清晰且细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大板块。首先,歌曲导入,引出课题,简单明了。其次,主要教学环节从词语、短语到句子再到课文,层层推进。最后,写字教学,选取“会、走”两个生字,做比较、编口诀、生描红、师范写、生临写、师评比,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扎实有效。除此之外,贺老师课堂上的一些教学细节也打动着我。例如,在读第一组词串时,“小评委”指出“北京城”这个词语读音不准确,贺老师随机正因并教学“北”和“京”这两个生字。在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贺老师并没有忽略在上一环节中学生没有读准的“场”字,而是再次回到词串中正音。课堂教学不能因为达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放过学生的一些错误。在这一方面,我还有所欠缺,贺老师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第二,生字教学各有侧重点。对于本课的生字,贺老师能抓住每个生字的重难点进行教学。“北”字,贺老师抓住笔顺这一难点。贺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笔顺;出现错误之后,贺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笔顺,而是出示动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正确的笔顺;最后再让学生在“写字板”上书写两遍加强记忆。“京”字,从字理入手,让学生在汉字演化过程中感受汉字的文化底蕴。“门”字,关注读音前鼻音,并结合《日有所诵》的儿歌进行教学。“会”和“走”有相同的笔画“撇、捺”,却在写法上存在差异,所以重点落在写上。低年段,识字教学是重点。随着识字量的加大,每个生字都从“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记、我会用”这四个方面一一入手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那么,抓重点则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三,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形式多样。本篇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适合朗读。本篇课文也出现了一系列较长较难的短语,需要朗读。贺老师的朗读教学是层层推进的,从词语、短语到一句话再到课文。贺老师的朗读教学是形式多样的,自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共读......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基学生本素养的提升都非常有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朗读。我在朗读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