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六年级的两位老师学习了两节课。分别是曹俊老师执教的《广玉兰》和徐佩老师执教的《夹竹桃》,这两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咏物抒怀的散文,感受到广玉兰和夹竹桃这两种植物身上所蕴含的高贵品质。下面我就曹俊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建议:
1、本课板块清晰,环节层层推进。上课伊始,老师巧妙利用给广玉兰设计名片来引领孩子理清文脉。在指导学生品味作者精致生动的语言上,主要采取抓关键词的办法。如理解“荡漾”一词时,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先从本义上知道是水波荡漾,再引申荡漾在其他语境中的意思,如:情绪、声音等等。让孩子明白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又如:在理解“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时,采用看图片,联系实际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写作方法的渗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两对意思矛盾的词语体会对比矛盾的写作手法。抓住: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说它.....又这样的词语和句式,感受在作者眼里、心里广玉兰的洁净和高雅是不能言喻的,美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再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体会广玉兰的色彩与质感。让学生在朗读中真正体会这种对比矛盾的写法。并拓展老舍的《猫》,让学生在自读后,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写写身边的人或物,做到了学以致用,让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