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我有幸聆听了曹俊和徐佩两位老师的《广玉兰》和《夹竹桃》这两堂课,感受颇深。接下来我主要针对曹俊老师的这堂课做以下几点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一)解词语,方式多样
曹老师在教材解读中,能准确把握词语的理解方式,如在课文中“荡漾”一词,能将新旧知识结合,出示《燕子》中“荡漾”的解释,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分析其含义,有水波、情绪、香味、声音等,从而更着重理解《广玉兰》中“荡漾”的语意,品味出广玉兰的幽香。在分析“玉镯冰雕”中,出示冰雕图片,是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广玉兰的洁净高雅,为下文在质感,色彩中的矛盾做铺垫。
在理解词语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潜心体验,感受品质。
(二)习结构,形式新颖
曹老师在在教材解读中,巧妙运用名片的方式,构成理解,使得文章一目了然。让学生圈画文中关键词,帮助学生理清广玉兰的系族,产地,特点(香幽、色美、形秀、叶片终年不败)。
这种方式,形式新颖,脉络清晰。
(三)学方法,循序渐进
曹老师在在教材解读中,将“纯白”与“青绿色”,“玉镯冰雕”与“柔韧有弹性”两组词,分别是质感和色彩的矛盾对比,重点分析语言特色,多次多样朗读,让学生体会这样的语言实则更能突出广玉兰的美。后又展示老舍先生的《猫》,猫老实却又贪玩,这也是矛盾写法,再次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细细品读之后,后又仿写这种矛盾写法,全班交流。
总之,两位优秀的老师无论从教态还是教语都教给了我很多,让我受益匪浅,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