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评课
发布时间:2019-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官志敏

小公鸡和小鸭子》评课

 

 

这节课唐老师上得扎扎实实,从听故事导入到识字,再自然过渡到朗读学文,最后示范写字。整节课行云流水,颇为流畅,虽没有什么花架子,却亮点颇多。 

一、     教师个人素质、基本功过硬

纵观整堂课,教师的问题提出、指向明确,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与老师互动。教师能够机智处理课堂上的意外,比如在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拼音的时候,因为课件上出现了错乱的情况,唐老师一句“老师故意把拼音乱放,考考你们的应变能力”,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唐老师的课堂不仅有亲和力,还很幽默。比如在最后的写字环节,让学生记忆的时候她说:“打开自己脑袋里的田字格印进去“……这些语言那么的富有童趣,让低段的语文课堂平添了很多生趣。

二、 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1、 倾听习惯的培养。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语文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听”放在首要位置。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倾听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才有助于倾听能力的培养。新课伊始,抓住一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听故事自然导入新课,一举多得。

2、 观察习惯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对比公鸡和鸭子的图片,找出样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发思考。

3、 书写习惯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

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唐老师不仅留足时间让学生写字,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平、臂开、脚平。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态度,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三、 教师注重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有温度的,一个好的词语会让一个原本普通的句子焕发光彩。唐老师、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换词的形式,感受“一块儿”的巧妙,让学生做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在感知语言的同时,也加强了积累和运用,这非常值得我学习。

当然,对这节课提出精益求精的要求的话,对于“也”的书写指导,个人认为示范如果再到位一点会更好,看似简单的笔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浅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