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徐佩老师支教的《夹竹桃》一课,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整个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写植物为主,而《夹竹桃》这篇课文更是状物文章中的典范。徐佩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带领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了作者眼里的夹竹桃的特性——花期长、有可贵的韧性,整节课徐佩老师始终遵循《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徐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做到了充分朗读
让学生自由朗读、快速读、自由轻声读、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教师指导朗读并范读,而且每次读文都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针对性强,做到了充分朗读,再让学生到读中去体会、感悟,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二、写法总结适时
徐老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学生明确之后提出问题“这一段没有提到夹竹桃,作者为什么要写?”总结出这种对比的写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写法总结很及时。
三、拓展延伸及时恰当
在学完夹竹桃的特性后, 徐老师在拓展延伸部分,已经做到了由花到人的主题升华,徐老师在这时如果补充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让学生找出花与人的共同之处,体会季老先生苦难时不屈服,顺境时不张扬的品性,正是由于他那夹竹桃一样的品行,才能被称为“夹竹桃知己”这样不仅再一次让学生明确了夹竹桃的特性,而且更好地升华了文章主题。徐老师让学生找出与夹竹桃具有一样品质的花,由此延伸到人,由花及人,升华了文章主题。
四、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
板书设计十分合理,整节课的结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都体现在了板书上,而且板书书写特别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