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3-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蔡燕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反思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安排教材,说明了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以及不同之处,旨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在上课伊始,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指名来读课文,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朗读的时候发现,有个别的学生在断句方面存在问题,语言不流畅,发音不准。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设计,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思考。

1.在朗读课文之前把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布置下去,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会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她们在做课外阅读的时候,也会先看问题再朗读文章内容,这样就不会导致浪费时间,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2.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团结协作。在回答“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回答是火星和地球上水分的来源,有的回答是火星上没有水分存在的原因,有的学生能够找到文章中准确的语言来回答,为解决后文的重要问题做铺垫。

3.结合着书中和ppt中出示的关于火星的图片,能够让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到火星的地貌,胜过很多干涩的语言,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深入地理解火星虽然和地球相似,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并且了解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

4.结合课后习题分析“家常便饭”和“集体大逃亡”的作用。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家长便饭”就是平常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当时太阳系内四处飘荡的碎片之多,彼此发生了碰撞是很平常的事。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清晰地了解词语的含义,并表达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学生们在阅读和分析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并且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