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十岁生日蜡烛》班队
成长,需要仪式。仪式,擦亮成长中每一个重要日子。十岁,像鲜花一样美好;十岁,像黄金一般珍贵;十岁,洋溢着童年的欢笑;十岁,浸润着成长的喜悦。
本次班队课是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儿童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的。活动内涵丰富,交流深入感人。花叶老师的课堂设计精美,亮点多多,使我受益颇多:
第一点:激趣导入令孩子们兴致高涨。播放孩子婴儿时期的照片,让孩子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让孩子们猜一猜这些照片都是谁,这样的开头很有趣味性。美中不足的是,教师选取的都是孩子们婴儿时期的照片,和如今的模样相差较大,所以猜的环节难度很大。建议可以选取孩子们幼儿时期的照片来设计活动,或是播放孩子十年中每一年的变化,也放十年来父母的变化,这样就更能体现本节课的育人价值。
第二点:学生巧借妈妈是数学老师这一资源,让妈妈帮着统计了孩子们的成长信息(身高、体重等),制成统计图,让孩子们、家长们能直观看到成长的变化,一目了然。但真正的成长不仅是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可以深入挖掘下,让孩子们自己来说说,你觉得成长的意义是什么?成长的变化是什么?心理上、行为上、思想上都有哪些变化呢?由外在的变化转变到内心的变化,会让学生对十岁的成长有更深的理解,激发孩子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少年。
第三点:本课活动具有开放性。家长进课堂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深情抒发对孩子的寄望,引发了小高潮,令人深受感动。这样的邀约充满了仪式感,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和父母一起进课堂的另类感受。但课堂活动安排不够紧凑,前紧后松,在大家点完蜡烛,许愿过后可以一起分享下美味的蛋糕,让喜悦的味道弥漫课堂。另一个孩子和家长拥抱的环节中,有几个孤单单的小身影独坐一边,可能是家长忙碌无法参与活动。这时候其实可以老师主动拥抱他们,这样就不会让孩子觉得太落寞。
以上就是我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望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