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放学后,我会同副班主任一起对本班两名学生进行了家访。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本次的家访对象,我选取的是两名很有共性的孩子。他们都是属于在班里处于中等位置,但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但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老师往往不能顾及很多,这就需要他自身有很强的自觉性,并且家长能对孩子起到监督、引导作用。
本次家访,我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了解其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及教育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指导家长,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使家访工作经常化,无论学生在校成放假在家,我们都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经常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经常沟通,确保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此次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我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作为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对于今后的工作丝毫不能有懈怠之心。以后,我也会继续与家长保持这样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只要我们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家长永远都会表示接纳与理解,从面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