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年级组所有老师对我的帮助,作为一名新班主任,第一次承担班队活动,特别感谢黄金萍老师对我这节课的指导,在一次次的指导中,帮我理清了思路,也让我对这次班队活动有了些许信心。下面,我就对本次班队活动作如下反思:
十岁生日是学生成长轨迹中的重要标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每到这时,家长们都会为子女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排场盛大。根据调查,我们班有13位同学已经庆祝过10岁生日,其中10位是父母在酒店通过宴请亲朋好友的方式庆祝生日,而剩余28位同学里,有25位同学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意向。然而,热闹之后,孩子们可能并没有能从这份关爱中懂得些什么。于是,我们以“十岁生日”为契机,通过仪式教育,引导学生要心怀感恩、懂得回报,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在活动之前,我先带着孩子们把语文书上练习四的口语交际“学会约请”学习了一下,并在实践课上让每位孩子手工制作了邀请函,当面邀请家长也参与进来,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努力给家长获得这份美好的机会。
整节课由于我班队经验较少,对课堂资源捕捉意识不够强,所以出现了课时较短的问题。可以再在以下这些方面做改进:1、第一部分在播放孩子出生时的照片时,可以让照片定格时间长一些,体现趣味性。另外,由于出生时的照片与现在相比,变化太大,不够明显,可以选取孩子幼儿园的照片。而当请台下孩子交流时,其中一位孩子发言:“胡嫣苒出生时很可爱,现在也很可爱。”我应该及时介入,与孩子进行互动。2、在学习部展示绘制的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统计图时,我应该让所有孩子都进行交流回答,而不是简单地汇报,体现生生互动。3、在第二篇章展示孩子校园内外的生活时,不应该让几位同学重点汇报,而应该及时介入,提问全班同学: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而在这一篇章,既然小结的是:学会分工与合作也是成长,我也可以让孩子试着自己点PPT,这也是成长的一种体现。4、第三篇章感恩父母的环节,很多孩子、父母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纷纷落泪,这时我可以介入提问孩子:你为什么落泪?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促进活动的推进。5、在第四篇章播种希望环节,在孩子写心愿,对着生日蛋糕祈祷时,可以现场提问父母此时此刻的心情,进行家长互动。6、最后总结部分,在我对孩子送出祝福时,可以提前准备好视频:所有班级的任课老师用学科特色一起送祝福,把所有孩子现在的社会关系都卷入进来。7、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还需要进行语感的培养,在讲述方面有待提高。8、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班队活动方面经验尚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文献学习,基于实践积累,进行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