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月教学反思
3、燕子
感悟外形美,学习有序抓特点
《燕子》一文,郑振铎把燕子的外形美写得简短精当活灵活现无可挑剔,究其原因是他抓住了燕子外形的描写顺序,以及燕子外形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读文后让学生在书上动笔划划,写出了燕子的哪些部位?学生很容易地划找到了羽毛、翅膀、尾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描写的呢。有学生说是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其实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非常清晰有条理。学生有这种观察描写意识即可。除此之外,燕子还应该有哪些部位?为什么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呢?在教室的追问启发中,我们的学生可以明白描写事物时,要抓住它们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
5、苹果里的五角星
从题眼中质疑,激活学生探究的学习期待
本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课文题材就很有趣,课题也很吸引人。苹果大家都很熟悉,里面是果肉与苹果核,怎么有五角星呢?课初,我板题“苹果”由学生说说苹果,随后我完整板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学生就提出了很多阅读期待的问题:
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怎样的五角星?怎么才能看到这样的五角星呢?
学生从课题中产生了这么多的疑惑,正是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内驱力、源动力。随后,我们就展开初读课文,在初步简单交流问题中,学生就基本把握了这篇课文内容。
9、祁黄羊
紧扣文本找信息
祁黄羊的故事离我们较为久远,学生对祁黄羊的历史背景与文中他的职务“中军尉”可能不大熟悉。如果学生课前预习不主动不充分,学生对其基本是不会了解。课上再去查阅资料肯定不现实。其实本文中有多处提到“中军尉”的介绍,也是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文本、提取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所以,课初导入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后,我们可以抓住学生提到的词语“中军尉”,引导学生去读文,找一找划一划介绍到中军尉的有关词句,从课文中找信息,一学生面对文本逐节阅读都容易发现,二找到这些描述语句学生容易感受到这个职位的重要,可为后来感悟人物一心为国、出以公心打下伏笔,三学生找到后容易产生成就感。所以,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紧扣文本的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