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研讨课4B Project 1 My school life说课和反思
发布时间:2019-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霞

Project 1 My school life说课和反思

我执教的内容为四下Project 1板块,从备课到试上,其中我学到了很多,有一些思考,也有一些困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谈下我对project的一些认识: Project单元涵盖了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展现学习成果。Project单元是新教材所有单元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最高的单元,突出语言使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基于这种理念,我认为My school life这个教学内容并不能简单处理为前几个单元的综合复习,而是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会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并能简单评价。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情境中带领学生复习1-4单元主要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能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单词和句型介绍自己的一天和学校课程。

2、拓展busy、colourful等形容词,让学生用这些词来总结自己的学校生活,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3、初步感知西方学生的学校生活,拓展视野。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Project板块的第一课时。教材中有三个版块,主要通过3个复习活动来复习My dayMy school subjectsMy timetable,但板块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因此,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和四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讨论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之中,进行角色转换,由听力材料中的Tom渐渐转向自己,让课堂回归学生的校园生活而每一天设置的任务和语言输出都与单元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相结合。如:task1基于第三单元My day,让学生运用句型谈论时间表task2基于第一单元My school subjects,目的让学生运用句型谈论学校课程;task3的教学内容为总结归纳一至三单元的重点句型,操练在学校能做的各项活动。每个版块之间的处理基于教学目标,有轻有重。通过分别谈论Tom 和自己的学校生活,给学生建立语言支架,使综合拓展环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谈论学校生活。在课堂最后,通过展示西方学生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初步感知中西方学校生活的差别,因为文化也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最后本节课的综合拓展环节老师给学生提炼了3个关键词:个人信息、作息时间和学校生活。对于“学校生活”这个词有些疑问,如果改成My favourite day这天的话,学生只会说一天。因此,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保留了school life”这个词,学生可以选择说一天或两天说一说,思维可以更加开放。

 

本节课的亮点是:

1. 小组活动串联,整合知识,通过介绍Tom 和自己的学校生活,串联3个单元的知识,这是比较创新和巧妙的一个地方。

2. 复习全面,以旧带新。这节课中基本涵盖3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给学生适当补充了busycolourful等词,让学生能评价自己的学校生活。

3.扎实根基,搭建支架。学生在介绍Tom的学校生活中,已经有了较多的语言操练,因此在综合拓展环节能较熟练地进行语言输出。

4. 文化渗透,拓展视野。本节课最后,通过让学生欣赏西方学校生活,让学生初步感知中西方学校文化的差别。

 

本节课的不足:

  1. 因为没有提前磨课,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语言储备估计不够充分,所以在时间把控上有所欠缺导致最后中西方文化对比这一环节没有很好的处理文本,有点囫囵吞枣的嫌疑。需要第二课时再次解析文本,并让孩子们语言输出中西方学校生活的差异之处。

    2、对资源的捕捉的敏感性不够课堂资源回收利用做的还不够。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非常丰富,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觉得课堂生成的知识会更加灵动。

    3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丰富些,教师要多关注学生话语。

    4学生重心是否还需要下移。在备课初稿时,我想以Tom的周一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周一,接下来的几天放到小组当中学习,通过观察每天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来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Why?,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前期调查发现孩子们并没有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来支撑其他所有活动的讨论和语言输出,因此还是先Tom周一生活作为听力训练的素材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操练后,最后再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