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两步式题基础上,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练习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错题和比较题帮助学生整合已学过的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提高运算技能;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知识点已经掌握,感觉还可以。可是当我改到一位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了这样的错误:
25+18×6 50-20×3
=43×6 =30×3
=25 =90
这些错的地方不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吗?上课时,不是总结的很清楚了?我努力回忆我的教学过程,我的确在两方面有了疏忽了。第一:练习题的单一。比较一下今天学生所接触的练习题,大部分都是从左到右的计算方法,如:32÷4×8 18×6—25 20÷4+5等,只有少量的类似38+4×15的题,难怪学生会做错了。看来虽然我在备课时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但在实际操作时,我没有把握好重点,类似25+18×6 50-20×3 这些题练得太少了,学生在遇到这些题时,还是根据已有的经验,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可是当我回头又把想想做做中的题看一遍时,在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中,这类题可以巩固学习的要点,但在实际上课时,我没有时间让学生做这道题,那我的时间又用到了什么地方呢?我想是在这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第二呢,太高估学生了。看来,我的数学语言真的是值得仔细斟酌推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