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4月语文评课
《我和祖父的园子》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9-04-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虹


《我和祖父的园子》评课稿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本文语言平实、质朴、自然,同时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课文的第2、13自然段分别描写园子里的昆虫和农作物,通过园子里“有什么”表现了祖父园子的充满生机,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同时课文的第3-12自然段刻画了“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边学干活边玩耍的画面,不仅勾勒了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的农家小姑娘的形象,而且表现了“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全文流淌出浓浓的祖孙情,满满的童年乐。

由于这篇课文语言平实、质朴、自然,同时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十分喜爱读。课前学生对这本书和萧红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当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个选段,学生会比较熟悉。蔡燕老师执教班级的学生多生活在城市,缺乏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对于文中涉及的园子内容和农家生活的感知必须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悟去理解。基于以上情况,蔡燕老师在第一课时教会学生读准难读易错的多音字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针对远离学生生活的词语进行归类,同时利用词串对长文进行脉络梳理,整体感知园子里“有什么”和“我”和祖父在园子了“干什么”,为下文第一课时具体学习“有什么”和第二课时“干什么”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蔡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说话训练,让学生感知“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丰富多彩和自由快乐。

课堂上孩子是灵动的,由于本课字词并不是很难,所以学生能较快掌握,在词语归类梳理文章脉络一块的教学开展通畅,学生对文章的条线也更加清晰,学生对园子特点的把握也很到位。整堂课学生的状态都很积极,轻松愉快的气氛与园子的自由快活相得益彰。只是在第2自然段品读萧红语言特色时,学生存在一些障碍,蔡燕老师预设不够全面,所以生生互动呈现的资源不够丰富,使得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所遗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