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四月份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9-04-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可萍

上次听了牟老师上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一】

师: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圈画关键词。

;圈出的关键词是“音乐家像、音乐家名、音乐符号”,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师:再次读读这一小节,关注一下“到处、许多街道、就连,也”这几个词,你发现了什么?

.... ...

师:范围由大到小,有层次。

1:多角度,多层次

师:按照第三小节的写作方法,选择一个话题,把内容写具体。

.... ...

 

 

【分析和反思】:这个教学片断中,牟老师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第三小节写的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用音乐装饰着。教师在学习这一节时采用了教结构,用结构的方法,引导学生仿造第三小节来写一段话。如果关注一下“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一小节,既是赏读训练的好材料,又是写作训练的好范例。它的段落结构与前一小节相仿,但比之又更富有诗意。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欢乐还是庄严,古典音乐从时间、空间、场合上多维地渗透进维也纳人们的生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更有趣的是”与上节“就连??也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更深一层地突出了维也纳音乐的无所不在。

应该说,从阅读中学习作文,是“取法乎上”的方法。但同样也离不开对文本的朗读,感悟,只有让学生读出、悟到,才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因此,就本文而言,音乐之境的创设必不可少。

牟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内化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后,再让孩子写一写,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