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牟小青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一课,这是一篇流淌着音乐、呈现着美景、抒发着向往的优美的散文。教学这样的文章,着眼于“欣赏”:欣赏美妙的音乐,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文本语句,欣赏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产生的智慧,欣赏通过课堂演绎所生成的内容更为广泛,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景式散文。从上述角度出发,纵观谈谈我的整堂课的教学,感觉有以下几点比较明显:
1、教学目标明确。本堂课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给大家介绍四句话的原因。第三小节写的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用音乐装饰着。教师在学习这一节时采用了教结构,用结构的方法,引导学生仿造第三小节来写一段话。如果关注一下“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一小节,既是赏读训练的好材料,又是写作训练的好范例。
2、条理比较清晰。通过紧扣每节中心句,通过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配以图片的直观辅助理解,来加深学生对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认识,来感受音乐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无穷魅力。它的段落结构与前一小节相仿,但比之又更富有诗意。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欢乐还是庄严,古典音乐从时间、空间、场合上多维地渗透进维也纳人们的生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更有趣的是”与上节“就连??也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更深一层地突出了维也纳音乐的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