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使藏书者的标记,以示书的所有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提升对读书、爱书和藏书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开始,我先讲了关于藏书票的由来。1450年的德国,传入我国是20世纪30年代,不少著名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都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藏书票。通过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我拿出自己的藏书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近距离欣赏、体验,并讨论藏书票的用途、意义、激发学生兴趣。接下来,教师以课件形式组织学生欣赏各种藏书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藏书票设计制作的学习积极性。欣赏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步骤等问题,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寻求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即:1.确定藏书票的纸张尺寸大小。2.设计藏书票上的形象和文字。并引导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内容可以是人物、动物或者故事。3.用刀片沿着轮廓线刻画出形象。4.用海绵蘸颜料在镂空区上色。5.形象中有不便于填色的地方,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可以用笔直接填色。通过这样的与学生共同讨论,示范的方法,完成一枚藏书票的制作。这节课的动手操作性比较强,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制作方法和步骤后,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作。在作业展示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自己设计的藏书票作品,在拓展环节,我用多媒体出示更多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热爱藏书,读书的持久兴趣。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没有特别的突破和创新,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