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4月《凤阳花鼓》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超群

《凤阳花鼓》反思

   从选择教学内容,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等,围绕教学目标我不断的推敲教学过程,虽然真正上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准备的过程确实非常的漫长。(想必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完公开课以后,感觉紧绷的思维总算有了释放,所以静下来,不断自我反思:

1.就教学目标而言

我把重点放在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学生能基本掌握 歌曲的节奏和歌曲旋律的特点,感受安徽民歌的风格。课下听课者师们反映这一目标基本达到。 但是通过简单节泰伴奏,学生能用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这一目标相对过于抽象,没有具体化,这也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没有重心。

2、就教学过程来说

(1)教学时间把握,相对不够好↓之前在教学设计中有有关新,旧(《凤阳花鼓》的对比这一环节 ,相对用去较多的时间,所以感觉在后面拓展环节有一些草草结束。

(2)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我采用“节奏式提问”的方式,主要用途是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出今天学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也无形中让同学们掌握到《凤阳花鼓》中较难的一句节奏型。(xxxxxxxxXX X-)可能是刚开始上课,学生们看到很多老师来听课,有点紧张,所以热情不是非常高涨,我也没能完全 带动起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足的体现。

(3)在教唱中,解决难点时,如果能让唱好的学生领着小组一起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前,我对歌曲进行了分析,认为歌曲的难点在最后一 句衬词“得儿飘得儿飘飘铃铛飘飘飘一飘”的演唱,所以在教唱环节,我给学生设计了分局卡片,请学生模仿我的演唱。一开始学生有些胆怯,在我多次范唱下终于有学生敢大声摸唱出来。课后评课的老师对我说我在教唱中能够找到重点难点进行教唱是可取的,但是在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还不够有效。大家建议可以请唱对的学生纠正唱错的同学;或者青唱对的学生领他们自己的组进行练习从而进行整组过关。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参 与积极性,也通过以点带直更好的解决了歌曲难点。

(4)演唱的形式如果能多样些,给学生多一点表现和互相点评的机会 ,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更好的体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风格。 对于课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课堂形式还是有欠缺的。在教唱环节中演唱的形武只有全班唱.师生轮唱两种,个别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下够所以导致课堂气票下够活跃,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 打击乐器为欧曲伴费环节我觉得时间下够充格 ,因为学生学习热青非常高.小姐色作也非常认真,如果能让更 多的小组有表演的机会将更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