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有幸听了牟小青和蔡燕两位老师的教研课,获益良多,下面就两位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两位老师都关注到文本的语言特点。《音乐之都维也纳》介绍的是奥地利维也纳,对学生而言很是陌生,文中有较多外国的人名和地名,因此牟老师将这些词单独列出让学生练读,然后再放入文本中,除此之外,牟老师字词教学方式多样,比如在理解“金碧辉煌”和“镂花梁柱”两个有较多共性的词语时,前者用的补充故事,后者拓展了短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语言朴实,文中有较多北方方言,因此蔡燕老师在教学时单独将这一类词列出,更巧妙的是利用词串让学生发现特点、分类,并借此梳理文脉。
二、两位老师都注意到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例如牟老师抓住第三段有层次、多角度的表达方式,帮学生总结发现并模仿写作,只是指导的还不够明确,大多学生仍是一头雾水。蔡燕老师抓住文章13小节的句式特点指导朗读,并让学生同桌配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试图通过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学生刚开始较沉闷,但后来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可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