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我有幸聆听了牟小青老师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和蔡燕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两堂课,下面我结合蔡老师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感悟。
1、首先蔡老师从三组相关的词语入手,让学生初步弄清文章主要内容,抓住了课文的两条主线,一是园子怎么样。二是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如果一下子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可能学生回答不好,这样的提纲挈领无疑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拐杖。另外,也顺应接下来的教学,因为蔡老师接下来的教学就是紧紧扣住描写景的自由与人的自由段落来展开的。
2、蔡老师在课文的整体的情感把握教学,也值得我们学习。课一开始让学生们介绍萧红和作品《呼兰河传》,由此了解作者萧红童年的不幸以及祖父在萧红心中的重要地位。
3、朗读设计蔡老师抓住“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句话让学生循环朗读,突出“自由”。在写人干什么这部分中,蔡老师让学生用句式“愿意······就”来说说我在园子里干什么,很快地让学生体会到人的自由。
听完整堂课,使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也发现自己的很多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