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雨润心田,灌苗成长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四月)
发布时间:2019-05-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亚莉

雨润心田,灌苗成长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

初始至末,百感交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公开课,从开始定课文到顺利结束,于我而言,是一次新的经历,原以为结束后会有长吁一口的轻松,实际却是思绪万千。

想说的是感谢,感谢师父唐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小伙伴们的建议和鼓励,感谢试上班级孩子们的资源,感谢曹燕老师最后的总结与建议。

记得第一次磨教案,我在课后延时班看班,唐老师不惜舍掉下班时间,陪我一句话一句话地读、改,找到最自然也最贴切的教学语言。自己写教案时,很多感到生硬的地方,唐老师都耐心地帮我理顺了。这一课也是唐老师的督导课,学习唐老师的课,我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实。借班试上也是在磨课,唐老师在旁听课,仔细地记下我的板块和教学语言,她的建议也及时记录在旁,课后与我交流讨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吴老师自己磨课的同时还愿意抽时间听我的课,告诉我她的想法,板书、编字小口诀等等,她都与我出谋划策。陈老师还有身边的朋友,在课的细节上都给予我帮助。有了他们陪伴,自己也仿佛更有力量。

曹燕老师在课后研讨时为我们总结了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向,也对我这堂课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指导,并指出科普童话的特点与第二课时的关注点。

这次磨课、上课的经历以及曹老师的指导都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朗读层递,目标有序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其中对话占有大比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就成了我教学目标的重点。我带领孩子们体会2、3小节,关注语气词、标点和提示语,在读准语气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朗读时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重点教2、3 小节小白兔与燕子间的对话,之后的小鱼、蚂蚁两个板块则交给学生,关注三个方面读好对话。但是,在行课中,我的朗读教学没有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原因在于评价没有层次。为了达到目标的层次性,老师的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有层次,第一遍读关注字音,第二遍读关注节奏、停顿,第三遍读关注语气,第四遍表演读关注其中的提示语等。每一步的目标都应不同,这样才有利于体现目标的层次。

 

(二)突出重点,学会取舍

在一开始试上时,我没有强调语气词“呢、呀”与“!、?”的不同搭配表示不同的语气,只是让孩子们在读对话的同时感受语气的不同。但在听了唐老师试上后,我明白了蜻蜓点水式教学是不可取的,既然语气词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那我就应该在此处深挖,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语气词与标点符号的用法,明白语气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语气。一堂课如若处处平均用力,那显然不是一节好课。一节生动的课堂必定是重点突出的,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取舍的重要,学会了取重点、舍多余。

 

(三)联系生活,拓展生活

我在教案设计里明确了其中一个目标是“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但在上课过程中我把“联系生活”这一点遗漏了。在理解“闷”这个字意识时,我让学生从字理上理解这个字,但孩子们没有亲身体会,很难真正感受到闷的感觉,所以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当小鱼,憋气几秒,在让他们想象着付出水面,大多数孩子冒出来的第一反应就是喘气,这样他们就亲身体验了闷的难受,体悟了闷的意思。在教学“边”时,让孩子们说出“边()边()”的词语,有个学生说“边吵边闹”,是不对的,“边”连接的是两个不同器官支配的动作,而“吵”和“闹”都是说出来的,更准确的用法是“又吵又闹、吵吵闹闹”。孩子们没有拓展出更丰富的词汇,原因也在于我没有适时的引导,应拓展生活,将孩子们的思维拓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春游啦,我们“边走边唱”。语言源于生活,联系生活,才能更深地体悟语言、更牢地积累语言;语言又服务于生活,拓展生活,才能准确灵动地运用语言。

 

    学习是驱动成长的力量,是一种永恒的推动力。在磨课中不断学习、反思,我稍懂得了教学设计的流程、目标达成的方法。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必须通过不断地磨练。希望自己在经历了第一次公开课的今后能更好地开放学习,在前辈的指导滋育、同伴的帮助鼓励以及自身的努力下,不断进步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